中国家具行业的现状与未来趋势研究
眼下,行业的普遍感受就一个字:“冷”!这是由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所致。从外部因素来看:由于新冠疫情、国际局势、经济下行、宏观环境恶化导致的直接与间接影响,未来2~3年宏观经济形势仍然具有不确定性;民用家具由于下游房地产业萧条导致的直接影响,房地产业回不到过去、存量博弈具有确定性,办公家具与公共家具则不受直接影响。
映射到行业内部来看:在市场需求旺盛时,谁都有口饭吃;但在经济萧条时,首先淘汰的就是弱者。因为,大环境非企业自身所能改变,做强自己是唯一出路。所以,目光主要应落在行业内部,市场的本质是竞争。
01
家具行业内部的深刻变化
家具行业内部在三个方面已经或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即:家具提供物自身、产品交付形态与市场格局、渠道变革与产业生态等。在此情况下,企业个体必须跟上行业进化的步伐,否则必将惨遭淘汰。
理论推导与实际演化可能会存在差异,但差异只在于生态系统的条件、作用因子与各角色的能力,这会影响进化的速度,但不会影响大方向。
我们只有看清了大方向,才能去布局并走出自己有创造性的成功之路。
洞悉行业生态变化必须从历史的高度来俯瞰,为什么?因为,如此才能看清楚演化的脉络与轨迹,才能知道未来会怎样延伸和演变。
1.1 家具提供物自身已经发生深刻变化
从“产品时代”到“产品+服务”的“解决方案时代”。自改革开放后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直到二十一世纪头十年,家具行业基本都处于产品时代。直至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随着定制家具的普及,以及全屋、整家、整装等概念的提出与落实,供给侧逐步从“提供产品”进化为“解决问题”,服务的作用日益突显。我们自本世纪初就从意大利引进的“产品服务体系”的理念一直在被当代中国家具行业的具体实务所不断验证。
1.2 产品/服务交付形态与市场格局还在急剧变化
家具产品/服务的交付形态也在不断进化,近十年来变化更加急剧。先是以卧室4~6件套为标志的基础套系,随后由卧室套房向外单品延伸,然后是全屋活动家具大套系形成。这几个阶段所对应的就是产品时代。
定制衣柜崛起后与厨柜起家的企业共同将大型柜类为主要提供物的系统家具推向了高潮,开始是与活动家具分化的,但现在正在走向融合。同时,一些红海市场中的头部企业开始植入其他室内组件,全案设计与整体交付的新模式随之开启,其所对应的就是解决方案时代。
1.3 渠道变革与产业生态继续不断重塑
渠道的本质是“递送”,即向目标用户精准和有效地递送品牌的价值主张,其中有两条线:一是产品/服务线,二是传播线。前者是价值主张的物化,后者是价值主张的理念与利益宣示;前者涉及到产品与服务的交付,后者涉及到品牌传播的可达性与有效性。
说到渠道,除了与房地产行业配套的B2B性质的工程渠道之外,B2C零售渠道目前在业内被普遍认知的主要是表象上的:实体渠道、电商渠道、设计师渠道、整装渠道等,这些都比较直接和直观,但不深入。其中,工程渠道因房地产业的暴雷而严重受挫,以实体卖场为标志的线下渠道严重萎缩,电商渠道发展到现在难有更大突破。因此,不少企业纷纷尝试设计师渠道和整装渠道。但设计师渠道尚有很大的局限性,而整装渠道还在艰难探索之中。
与近二十年前相比,显而易见的可以轻松布局的渠道几乎已经不存在了,原有传统渠道的深耕与新渠道的创立、多渠道组合运营就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渠道是企业的动脉,仅仅依靠传统实体大卖场的单一渠道模式已经日渐难以为继,渠道呈现出多元化的需求,且端口交叉。小而全、大而全的企业架构模式已然过时,横向联合、社会化专业分工是必由之路。企业性质将需要重新定义,如:平台型集成企业、品牌化产品型企业(OBM)、OEM与ODM型企业、电子商务与单品类企业等。渠道端口的服务与体验功能将会更加强化。
当代中国家具业的动态发展轨迹一直在持续进化,一旦看不明白就会迷失方向,目前基本格局已显雏形。
技术进步与生活方式的演变将会催生出新的功能布局和新的空间形态,同质化竞争是集成大企业的天下,中小型企业的出路则在于创新驱动,机会在于专业化、高质量化、品牌化。
02
影响家具业未来发展方向
的十大“共鸣因子”
中国家具业的未来受内外部很多因素的影响,我们将这些因素称之为“共鸣因子”,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
2.1 房地产业的走向
房地产与家具业处于同一个产业生态中,但并非完全的强制绑定关系。在房地产行业下行时,家具行业需要突围,而且也是可以突围的,其非绑定的弹性变化部分就是突破口。
除此之外,市场对家具的需求还广泛存在于同房地产行业完全无关的诸多常被忽视的领域之中,那里还有新的赛道目前尚少有人问津。
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过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建筑的生命周期远高于除了古董之外的普通家具。城市规划越有远见,建筑的质量越高,拆迁的折腾就越少,则建筑物的生命周期也就越长。
建筑物生命周期是以百年甚至千年来计的,与仅为十多二十年的家具生命周期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而且生活水平